
森林斑对于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森林斑对于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城市森林斑块是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炎热的南方城市,夏季的降温增湿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目前针对城市森林斑块对环境温湿度影响的研究还主要处于宏观方面的定性研究,如遥感研究,而对于森林斑块在多大尺度范围内对环境会产生显著影响的定量研究还报道较少,对城市森林斑块的建设缺乏具体的量化依据。温湿度的测定也可以使用温湿度记录仪进行快速的测定,本文就分析一下森林斑对于温湿度的影响。
选择南昌市郊的昌北经济开发区内的2个独立样地:江西省林业科学园、江西农业大学。本试验采用记录仪测试法,架设试验架,分别在离地面垂直高度0.5 m、1.5 m处放置干湿球温度计,原点使用便携式气象站记录数据。
1.5 m处气温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原点的气温明显低于其他测点,而距离原点较远的位置,气温变化的趋势趋于平稳。表3中A3 测点在 8 月 20 日 14:00 记录下了当日最高气温38.3℃,而此时C测点气温仅为32.8℃,温差达5.5℃。另外,A3测点2日平均气温为35.53℃,而C测点2日平均气温为 32.07℃,2 点 2 日平均气温相差 3.28℃。可见,城市森林对于小气候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表3中距离原点最远的B4点气温并未显著高于A3、B3点,甚至有部分时段低于后者,而2个测点都距离原点分别为900 m和1200 m,气温差异变化也不明显。距离地面0.5 m处气温变化趋势不如1.5 m处明显,各点气温波动较大。而在表5中,B1测点全天气温超过了B2测点,经过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B1测点设置在林科院大门外的广场上,地面为水泥铺装,在接近地面处更容易受到地面散热影响。从时间上看,无论是1.5 m还是0.5 m处,上午的各点气温差异都较小,14:00时各测点间的变异最大,而此时气温也是全天最高时段,说明越是在高温潮湿天气里,城市森林对周边小气候影响越大。
空气湿度变化格局总体来看,2个方向都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曲线,除了原点及距离原点最近的2点相对湿度略高外,其他各点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对于不同高度,变化趋势差异不大。由于受到 B1 点附近水塘的影响,C-B1-B2-B3 线数据未能体现出城市森林对其周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说明,当地地理环境对其空气相对湿度产生的影响往往成为主要因素,如水体,铺装等。从C-A1-A2-A3线上可以看出,尽管原点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其他点,但A1、A2、A3点间湿度差异并不大,甚至A1点全天平均相对湿度略低于A3点。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CO2记录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CO2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
- TPJ-22温度照度记录仪/温照度记录仪
- TPJ-20-L温湿度露点记录仪
- GLZ-C光量子记录仪/自记式光量子计
- GLZ-B光合有效辐射记录仪
- GLZ-A光合有效辐射计/光合有效辐射仪/光量子计
- TPJ-32雨量监测仪/自记式雨量计
- TPJ-32雨量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仪/风速风向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监测仪/风向风速记录仪/风向风速自记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CO2记录仪
- TPJ-22温度照度监测仪
- TPJ-20温湿度自记仪/自记式温湿度计
- TPJ-20温湿度监测仪/温湿度记录仪
- DJL-18温湿光记录仪/温湿光三参数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