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雨缓解旱情,却带来洪涝
来源: 本站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0-4-23 11:42:25 阅读次
4月22日,广西迎来了长期以来第一场区域性降雨,降雨量之大,也是前所未有。西南干旱已经数月,此次降水,一方面缓解了西南的旱情,让农作物重新享受了雨露的滋润,但另一方面,却给这些地区带去了洪涝。因为降雨量空前,整整36个小时,天空一直下着雨,以至于有些地区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以上。
广西只余8个旱区
4月20日以来,受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广西出现了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20日晚8时~22日早8时这36小时里,富川古城镇降雨量达到222毫米。此外,广西还有1231个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雨。
广西气象台总工程师高安宁介绍,作为4月以来的第一场区域性暴雨,此次暴雨区呈插花式分布。从降雨图来看,主要降水出现在桂东、桂南地区,重旱区桂西北也有“暴雨点”。如田东18个小时里下了54.4毫米的暴雨,巴马、东兰等地的降雨量也达到了中雨或暴雨。
按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进行监测,22日,全区109个县(市、区)中仅剩8个县(市、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与21日的监测情况相比,有49个县(市、区)解除了干旱。余下的8个旱区为1个中旱,7个轻旱,全面消灭了重旱。
降雨系统是否会趁胜追击,继续消灭广西的旱情?高安宁介绍,这个强降雨系统已减弱飘到广东,广西的强降雨过程趋于结束,之后几天偶尔会有阵雨。23日,桂东南和沿海小雨转多云,我区其他地区多云;24日,我区沿海地区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25日,广西不会出现大范围强降雨。
旱魔刚走洪涝又来
插花式暴雨重出江湖,亦有“花”插在了南宁市区,南宁因此再受内涝之苦。22日,住在南宁市东葛古城路口一带的市民虽闻夜雨打门窗,却不料早起出门水淹路。记者从南宁市气象台获悉,22日凌晨4时~5时南宁雨势最大,城区气象站一个小时测得34毫米的降雨量。离东葛古城路口较近的人民公园自动气象站点,22日一整天的雨量则有87.7毫米,且下雨时段集中在凌晨。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些路段的排水能力依然不足以应对南宁经常出现的暴雨。
受降雨影响,广西各主要江河来水量得到补充,但涨幅均不大。22日,桂江平乐站、昭平站都出现了略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平乐站洪峰98.59米,超警戒水位0.39米;昭平站洪峰56.29米,超警戒水位0.19米,现在这两地的水位都在下降中。
降雨还造成桂林和贺州的部分县(区)遭受洪涝灾害,截至22日统计,桂林市各县区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亿元。贺州市今年第一次出现洪涝灾害,有2个县区8个乡镇2.51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2间,直接经济损失1730万元。
旱区还需两场暴雨
下了这么多雨,广西还要抗旱吗?自治区政府应急办应急处置处处长周运逵说,广西的大石山区情况特殊,至少还要下两场50毫米以上的暴雨才能有效缓解旱情,现在广西需要送水才能解决饮水困难的人数仍有60多万。截至22日中午12时,南宁市还有6个乡镇25个屯的4030人需要送水。但与20日9000人的数据相比,已经减少了一半多。
周运逵说,即使没有干旱,广西也有饮水困难的人口,因此,并不是说下了两场雨就不用抗旱了。3年前,广西就规划解决1000万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今年,广西则规划解决300万人的饮水困难。现在,还有很多打井队在旱区找水源。
此外,由于重旱区的小春作物已经绝收,民政部门正在一家一户地登记口粮情况,以确定救济方案。周运逵举例说,如果一家人留有一部分玉米,而且小春作物有收成,口粮就能接得上。可现在一部分灾民要等到9月份夏粮收上来以后才能自给自足,救济问题比往年要严重得多。因此,抗旱工作仍不能放松,针对广西已经进入汛期,抗旱、防汛要同时进行。
下一篇:春雨过后,土壤及空气湿度较大
产品目录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CO2记录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CO2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
- TPJ-22温度照度记录仪/温照度记录仪
- TPJ-20温湿度记录仪/记录仪
- GLZ-C光量子记录仪/自记式光量子计
- GLZ-B光合有效辐射记录仪
- GLZ-A光合有效辐射计/光量子计
- TPJ-32雨量监测仪/自记式雨量计
- TPJ-32雨量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仪/风速风向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监测仪/风向风速记录仪/风向风速自记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CO2记录仪
- TPJ-22温度照度监测仪
- TPJ-20温湿度自记仪/自记式温湿度计
- TPJ-20温湿度监测仪/温湿度记录仪
- DJL-18温湿光记录仪/温湿光三参数记录仪
行业资讯
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