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病虫害
来源: 农博网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0-3-5 11:33:19 阅读次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蚜虫、斑潜蝇等病虫害。现把高温闷棚防黄瓜病虫害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闷棚前的准备工作
闷棚应选择晴天进行,闷棚前1天浇1次透水,将大棚门关严,用土压严四周塑料膜,以防透风。在大棚中间过道处挂5个温度计,分别挂在离地面0米、0.1米、1米、1.5米、2米处。
二、高温闷棚最佳温度
高温闷棚时地面温度最低,越往上温度越高。当地面温度48℃时离地面200厘米处高达53.5℃。因此高温闷棚时应将一个温度计挂在植物的最高处,以确保植株的安全。黄瓜蔓梢处的温度应控制在47℃~49.5℃,以49.5℃为最佳。低于47℃效果不明显,高于49.5℃部分植株嫩叶会出现萎蔫现象,3天后叶缘干枯。
高温闷棚时门口的温度比中间低1℃~2℃,迎风门门口的温度又比背风门门口低1℃~2℃。因此,高温闷棚最好选晴天无风时进行,两门要尽量封严,在确定最高温度时,应以大棚中间的温度为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植物的安全。
当外界温度低于20℃时,棚内温度达不到47℃,不能进行高温闷棚。当外界最高温度21℃时,上午9时开始闷棚,棚内11点30分达到49℃左右;当外界最高温度31℃时,上午8时开始闷棚,棚内9点30分达到最高温度。因此夏季棚外气温过高时,闷棚开始时间应提前,赶在中午高温到来之前进行;春秋两季棚外气温较低时,闷棚开始时间要延后些,赶在中午高温到来时进行。
三、闷棚最佳持续时间
黄瓜高温闷棚时,当棚内温度达47℃~49.5℃后,持续高温1.5~2小时效果最好,植物生长正常,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每茬黄瓜高温闷棚次数应视病虫发展和作物生长状况而定,每次间隔以12~15天为宜。
上一篇:秋莴笋的选种和播种育苗
下一篇:施钾肥可使葡萄果实甜又大
产品目录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CO2记录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CO2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
- TPJ-22温度照度记录仪/温照度记录仪
- TPJ-20温湿度记录仪/记录仪
- GLZ-C光量子记录仪/自记式光量子计
- GLZ-B光合有效辐射记录仪
- GLZ-A光合有效辐射计/光量子计
- TPJ-32雨量监测仪/自记式雨量计
- TPJ-32雨量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仪/风速风向记录仪
- TPJ-30风向风速监测仪/风向风速记录仪/风向风速自记仪
- TPJ-26-I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
- TPJ-26二氧化碳记录仪/二氧化碳测量仪/CO2记录仪
- TPJ-22温度照度监测仪
- TPJ-20温湿度自记仪/自记式温湿度计
- TPJ-20温湿度监测仪/温湿度记录仪
- DJL-18温湿光记录仪/温湿光三参数记录仪
行业资讯
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