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来源: 南方报业网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9-11-30 12:05:42  阅读

今天起,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将分批启程前往丹麦,参加从12月7日至18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 P15)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

  中国代表团团长将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担任,副团长是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40多名成员分别来自外交部、气象局、环境部等相关部委。

  哥本哈根,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被舆论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国际社会希望这次会议对2012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取代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京都议定书》。因此,这次会议是继1997年12月日本京都会议之后,全球关于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一次谈判。

  近几十年,全球变暖日益明显,受其影响,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国内引起大范围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从非洲的干旱,到中国从北及南的暴雪,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极端个案和全球变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全球变暖将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不可预期的极端天气,已是不争的事实。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 C )于2007年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从《未来水世界》到《后天》,一些影视作品试图向我们展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但我们在担忧未来的时候,或许应该更多地问,能为改变未来做什么?

  IPCC评价说,“如果我们不立刻采取有效行动,那么气候变化将更剧烈,更难以处理,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设想出能够保证全社会积极参与并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既可以刺激经济,又能够解决致命的环境问题,确保我们给下一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哥本哈根倒计时,各国纷纷表态

  谈判的路途依然荆棘丛生。哥本哈根大会不仅将影响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而且将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在谈判中,在达到遏制全球变暖目标的同时,如何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将成为各方协商的焦点。

  而全球经济危机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也将给这次大会带来新的挑战。

  在11月初的巴塞罗那会议上,非洲国家集团为表达愤怒集体离场,一些国家首脑也对哥本哈根大会表达了悲观情绪。

  但就在几天前,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分别宣布了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中国到2020年比2005年减排40%-45%,美国到2020年比2005年减排17%。虽然美国的减排计划距离国际社会的期望值还有差距,但这些似乎又给哥本哈根大会带来了新的曙光。

  丹麦气候能源部在发给本报记者的邮件中,提到哥本哈根大会主席、气候能源部部长康妮·赫泽高对中美两国表态的积极评价。她说,现在很清楚,哥本哈根倒计时在发挥作用了,各国政府相继在会议举办前表态。上周,我们看到了巴西、韩国和俄国的相应,这周又看到了美国和中国的跟进。她称赞这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中美两国提出的目标还有一些细节待商榷。

  已有60多个国家领导人确认参会

  作为东道主的丹麦官方向媒体宣布,首相已向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发出了邀请,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领导人确认参会。上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宣布将出席这次会议。舆论认为,多国首脑的参与,或许会增加哥本哈根达成有效协议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会出现在哥本哈根大会现场,但他将只在12月9日这一天出现,而大部分首脑将出现在会议的下半段。这意味着他们或许无法展开真正的辩论。

  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将赶赴哥本哈根发回全程系列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与1994年3月21日生效。从1995年起,缔约方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会。

  ●1997年12月

  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的温室气体种类、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幅度等进行了具体规定,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

  ●2009年12月7-18日

  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期望对2012-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2009 http://www.wsgj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